芜湖市人社局关于“聚民意,惠民生”行动9月份3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22 09:25信息来源: 芜湖市人社局阅读次数: 字体:【  

毕道群代表:

您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9月份提出的(第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发展以及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让灵活就业成为就业的重要途径。灵活就业人员因其工作时间灵活,特别是一些新业态劳动者难以与平台企业直接确立劳动关系,不能纳入现行劳动法律保障范围,导致绝大多数新业态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因目前政府对市场监管放管服改革,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全面获取灵活就业人员的分布和数量的登记渠道和统计方式。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灵活就业人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险参保问题,多措并举,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

一、统一参保政策,简化参保手续。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9〕70号)文件规定,自2020年1月起,我省统一养老保险政策、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集中信息系统、统一经办管理服务。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在省内存在多重养老保险关系的,无需办理转移。目前,我市已取消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凡年满16周岁且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含在校学生)可以自愿以个人身份申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线下可持身份证(社保卡)至户籍地(居住地或就业地)所在县区人社综合业务窗口办理,线上可通过皖事通APP、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自助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月、按季、按年缴费,当年可申报缴纳年度内断保期间或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除国家政策规定的缓缴期限外,当年度应缴养老保险费可在次年6月底前缴清,逾期不再允许补缴;我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部门每年在6月底前采取短信、网站公告、手机APP通知等方式提醒灵活就业人员及时缴费。二是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灵活设置档次,提升参保比例。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其中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收入实际情况在全口径社平工资的60%和300%之间选择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实现缴费方式多元化。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参保登记及申报缴费后,业务数据可通过共享平台实时向税务部门传送。灵活就业人员在线下可通过收费银行开设金融账户,委托银行按月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也可在银行柜面通过储蓄卡或现金缴纳;线上实现“掌上办”“移动办”,可通过手机APP如皖事通、微信、支付宝等完成缴费。二是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我市年缴费档次标准有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共15个档次,并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动态调整激励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状况,合理调整缴费补贴水平,引导激励城乡居民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

三、健全完善政策,扩大工伤保障。为保障新业态人员的职业安全,我市不断健全完善政策,加强工伤保险体系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强各类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权益保障,分类推进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我市邮政基层网点快递员、超龄就业人员、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生、各类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包含农民工)、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等特定人群统一纳入到工伤保险保障范围。2021年,我市制定了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为顺丰速运、韵达快递等企业2000余名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办理参加工伤保险。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创造良好环境,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并完善促进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各类互联网平台注册并接单提供出行、外卖、配送、货运等服务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可由平台企业及所属行业协会或本人办理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四、开展专项行动,构建保护体系。一是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各级深入215户外卖配送、网络货运、网约车、邮政快递企业,摸清1万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分布具体情况,建立新业态企业用工台账动态调整制度,对新业态企业开展行政指导,指导企业依法用工。二是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组织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宣传。编印发放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政策等宣传资料17000余份,规范新业态企业的用工管理,畅通新业态劳动者的维权渠道。三是成立全市首家新业态(直播电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安徽斜杠广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调解委员会辐射服务平台60余家新业态企业、近千名新业态从业人员。安徽斜杠广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是新形势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突破,标志着芜湖市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四是联合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总工会、工商联、企联等单位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建立健全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联动工作机制,在加强“一中心、一组织”建设和应用中,统筹推进新业态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

五、加大宣传,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务合同。为更好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合法用工,2023年人社部编制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实行)》(以下简称《指引》),市县两级人社部门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以及到企业宣传等各种方式推广运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参考文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书面协议参考文本》,组织到全市外卖服务站点、快递企业开展劳动法律政策、工伤保险政策宣传50余次。

六、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助力新业态人才发展。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在线课程,方便从业人员随时随地学习;同时组织线下实操培训,增强实践能力。近三年我市组织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20人。宣传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高从业人员对评价渠道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近三年新增3583名新业态从业技能人才,实现“持证上岗”。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举办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大赛,共计156人初选,最终27人参与决赛,3人获得“芜湖市技术能手”称号。

办复类别:A 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553-3991126 阿来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