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人社局关于“聚民意,惠民生”行动6月份4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8-26 09:17信息来源: 芜湖市人社局阅读次数: 字体:【  

何培富代表:

您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6月份提出的《关于优化人才服务的建议》(第42号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我单位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政策引领,构建人才发展体系

2021年,我市吸收长三角地区先发城市经验,深入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并配套出台系列配套实施细则文件,进一步细化了人才认定标准和补贴发放流程,形成辨识度高、含金量足、吸引力强的人才政策体系,将其作为吸引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抓手,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逐年增加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放购房补贴或生活补贴,减轻人才生活压力,提高人才来芜就业创业生活品质。

2024年,我市再次迭代升级高层次人才政策,出台《芜湖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及补贴发放实施细则》,B层次及以上层次人才建立即申即享的人才政策承诺兑现机制,缩减繁琐的申报与审核流程,让人才享受到最温暖、最及时、最给力的人才服务,以政策“引力”激发人才“活力”,以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重磅的支持、更加贴心的服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才俊敞开怀抱,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芜就业。

二、提升补贴标准,加大引才力度

一是简化了申报材料,优化了申报流程,以列表形式分类分项条目化显示各项人才认定及补贴申报所需要的材料项目及材料要求,便于企业和人才查找与对照准备资料;对以往企业与人才申报高层次人才认定与补贴时咨询较多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统一答复口径发布政策解释,确保各级审核审批人员遇到问题咨询时回复精准、解决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人才服务的透明度和满意度。二是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补贴标准,缩短了兑付周期,购房补贴额度上限由120万元提高至150万元,A层次人才由逐年兑付变为一次性兑付,B、C层次首期兑付比例由1/3提高至60%,兑付周期从最长10年缩减为6年,从逐年申报变为只需首尾两年申报,提高人才来芜就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激发人才积极性。三是降低企业引才成本,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单位人才首年度薪酬50%的引才补贴和单人中介费用30%最高15万元的中介费补贴;支持以项目柔性引进专家,破解发展难题,并给予单位人才首年度薪酬30%最高200万元的补贴;支持通过飞地引进培养人才,对企业入驻飞地后引育的高层次人才享受芜湖同等人才政策,以强有力的人才政策助力企业降本提效。四是优化人才评价服务体系,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完善以实现人才价值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用人主体和市场认可评价人才,打破“四唯”桎梏,企业人才以薪定才,年薪新达到20万元的人才即可认定为我市高层次人才;对单位新培养符合我市规定高层次人才条件的,滚动认定相应人才层次并按照新认定的层级补差享受生活补贴,支持本土人才不断取得新业绩。

三、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人才满意度

一是全面梳理人才政策兑现的流程环节和痛点堵点,推动流程再造,彻底改变过去分散式、层级化兑现流程,建成惠企惠才政策网上超市,上线运行“芜湖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站查询”、人才服务“一站办理”、政策兑现“一键直达”,推动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二是优化升级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系统,强化技术支撑,今年5月至6月关闭申报通道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打通社保、不动产等多部门平台,最大限度实现基本信息自动比对,做到数据一键获取、资源互联互通、大数据全面覆盖,实现人才数据资源跨平台、跨部门互联互通和应用系统对接,人才无需重复提交基础申报材料,提高审核审批效率。三是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发放“芜湖人才绿卡”“芜湖人才服务卡”,为重点领域专家人才“一对一”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建设“人才公寓”,落实租购房补贴等住房保障措施,切实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人才来芜就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激发人才积极性。四是加强薪资管理。开展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发布2023年99个主要工种的工资指导价,支持和引导企业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监督企业执行薪资支付规定,确保每位劳动者都能获得足以覆盖基本生活开支的薪资收入,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五是强化社保福利激励。落实《企业年金办法》规定,加强社保政策宣讲,指导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的企业集体协商建立企业年金;对暂不具备全员建立企业年金条件的用人单位可先行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才等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六是协助企业做好员工职业规划。针对重点行业、关键岗位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政府可以实施技能提升计划,通过组织技能竞赛、开展技能鉴定等方式,激励员工提升技能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平台功能,提供职业规划咨询、职业测评、职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和员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芜湖市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但距离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目标仍有差距。您对优化人才服务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局将充分发挥人社职能,不断强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率,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办复类别:A 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553-3991143  彭灵

 

 

  2024826